跳到主要內容

Ruby on Rails 安裝

Ruby on Rails 是另一種網站建置的架構,主要的優點在於容易維護,底下是在 Windows 7 中安裝的過程:

1. 從[1]中下載 Ruby 的 windows installer 安裝

2. 開啟「 Start Command Prompt with Ruby」,然後設定 command line 的編碼為 unicode

3. 安裝 sqlite3, $ gem install sqlite3

4.安裝 rails, $ gem install rails

5. 新增網站的目錄, $ mkdir C:/www/rails

6. $ cd C:\www\rails

7. $rails new demo

8. 啟動 rails, $ rails server

9. 連線測試: http://localhost:3000/

在 Windows 7 底下開啟「 Start Command Prompt with Ruby」時,預設是在 C:\Users\elvis\rails,而實際在檔案總管中是 C:\使用者\elvis 目錄。

Rails 提供 bundler 來檢查 gem 套件的相依性,只要在 demo 目錄中輸入 $ bundle install, or bundle 就會檢查並安裝相依的套件,如果你修改 Gemfile 時,必須要執行 $ bundle 。

Rails 是依照 Model/View/Control(MVC) 的架構來管控網站的內容,首先要先產生一個 Controller 的相關檔案,然後再編輯 Control/View 以及 router 的設定,以下是參考[2]的說明產生第一個 Hello World 的網頁。

1. 產生Controller 的相關檔案, $ rails generate controller welcome, or rails g controller welcome

2. 編輯demo/config/routes.rb 檔,加入下列一行設定
   get "welcome/say_hello" => "welcome#say"

3. 編輯 app/controllers/welcome_controller.rb,加入一個方法:
    class WelcomeController < ApplicationController
    end
    def say
    end
4.  新增app/views/welcome/say.html.erb 這個檔案,內容為:
     <h1>Hello, World!</h1>

5. 測試 http://localhost:3000/welcome/say_hello

Rails 預設的首頁是 public/index.html ,這個網頁也就是 http://localhost:3000 所看到的內容,系統會自動導向這個網頁,可以刪除 public/index.html 檔,然後修改 routes.rb 來導向其他檔案來當成網站的首頁,設定的方法如下:

1. 修改 config/routes.rb 檔,加入下列設定:
    root :to => "welcome#index"

2. 設定連結回首頁的設定:
  <p><%= link_to "Home", root_path %></p>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[1] http://rubyonrails.org/download
[2] http://ihower.tw/rails3/firststep.html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CodeBlocks 多國語言的設定步驟

多年來一直都是使用 CodeBlocks 英文的介面,不曾想過要將 CodeBlocks 設定成多國語言的開發環境,對於不習慣於英文介面的國人,設定中文的使用介面是非常需要的環境,在 CodeBlocks 論壇有一篇文章提到 :Do you know http://wiki.codeblocks.org/index.php?title=Internationalization ?這個連結說明在 Windows 系統如何設定 CodeBlocks 成為 Internationalization 的環境,整個設定過程如下: 到 CodeBlocks 翻譯文件網站 下載 .mo 檔案:下載時需要 Ubuntu One 的帳號及密碼,登入後點選 .mo 檔案(不要下載 .po 檔是可編輯檔) 系統會傳送一封信件,點選信件的連結,將 .mo 檔案下載 將檔案複製到 C:\Codeblocks\share\CodeBlocks\locale\zh_TW 目錄(沒有這個目錄請自己建立) 開啟 CodeBlocks >> Setting >> Environment >> View >> Internationalization 選項打勾 >> 點選 Chinese 重新開啟 CodeBlocks 要加入其他語言的 .mo 檔案,則在 locale 目錄中新增其他語言的目錄名稱,例如: 德國 de_DE,這樣 CodeBlocks 就是多國語言的開發環境了。 當如果要恢復英文的介面,只要取消 Internationalization 的選項勾選,然後再次重新開啟 CodeBlocks 就回到英文的開發環境。 後記: CodeBlocks 翻譯文件網站 要下載 .mo or .po 檔案需要等待系統回復信件到 Email 信箱,無法及時處理,將這些檔案儲存在 Google Driver 的 src/CodeBlocks 目錄,以後可以從這裡直接取用。

cmd 程式無法執行的解決步驟

因為要設定 cmd 的編碼方式為 Unicode 編碼( chcp 65001),可能不小心修改了編碼,而導致cmd 無法開啟,主要的原因是:「cmd 變成沒有編碼」,所以才造成 cmd 無法開啟。在 Windows 8 中要恢復 cmd 編碼的步驟如下: 1. 滑鼠移到左上角,會出現功能的選項,點選「搜尋」的圖示 2. 在輸入的格子中,輸入「cmd」但是不要按下 enter 3. 滑鼠移到「cmd 命令提示字元」,,按下「滑鼠右鍵」 4. 下面會出現一些選項,點選「開啟檔案位置」,如此可以找到 cmd 命令提示字元的位置 5. 在「 命令提示字元」檔案中按下滑鼠右鍵,並點選「內容」 6. 點選「選項」,把「950 - Big 5 繁體中文」的編碼加入  

洗鏡光 - DCview.com達人部落格

要找 working set 的資料,從 [1] 的網站中得到他寫的作業系統筆記,而他筆記的內容大部分是從洗鏡光老師投影片的內容整理而來,於是 google "洗鏡光" 找的洗鏡光老師的投影片,結果是:「洗鏡光 - DCview.com達人部落格」,這是介紹「相機」的網站阿,怎麼是洗鏡光 老師的 blog 呢? 後來自己認為:「洗鏡光老師不可能沒有自己的網頁」,於是在「程式設計俱樂部」論壇[2]中找到洗鏡光老師的發言,其中有老師的英文名字(   shene ),再使用 shene 找,於是在找到洗鏡光老師[3]在美國的網站。從老師英文的網站中,在得知老師在台灣的網站就是「洗鏡光 - DCview.com達人部落格」,繞了一大圈才在「文章列表-- 電子計算機(電腦)科學 (3)」中,真正找到洗鏡光老師的投影片。 在 blog 中,另外有2篇文章,有一篇是說明「浮點數精確度」的問題,是值得詳細閱讀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[1]  http://nixchun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523852 [2]  http://www.programmer-club.com.tw/ [3]  http://blog.dcview.com/blog.php?m=Bj8CZQ%3D%3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