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國內教育單位積極想要推動所謂資訊教育,特別提到國、中學的學生希望能學習程式設計的邏輯思考能力,報紙說,資訊的師資是足夠可以應付國、中學課綱的轉變,或許有人力可以上台教導國、中學的學生,也當然要有人力上台教程式設計,重要的是:能夠提升多少學生程式設計的能力呢?C++ father: B Stroustrup 於 January 201 在 CACM 發表
What should we teach software developers? Why? 的這篇文章中,指出學界與工業界之間脫鉤的問題;國外對於程式設計邏輯思考能力的推動,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實施,且從小學就教育學生,一系列的紮實訓練,造就許多實務型的大學生,反觀國內,資訊相關科系畢業的大學生,有多少人會寫程式?曾經遇到一位國立科技大學資訊相關科系的畢業生,就連 簡單的HTML 語法都不會,僅會寫 Microsoft 內建的 Macro,又學校內僅會惡鬥,只管誰是谁的人?哪有人會管學生學習的成效,教出僅會寫 Microsoft Macro 就洋洋得意、趾高氣揚的這樣學生,是正常的結果。諸不知一山還有一山高,想想 Eric Niebler 在他自己的網站寫著:Judge me by my C++, not my WordPress 這句話吧。唉,感嘆! 這篇文章值得國內教育單位深思。
多年來一直都是使用 CodeBlocks 英文的介面,不曾想過要將 CodeBlocks 設定成多國語言的開發環境,對於不習慣於英文介面的國人,設定中文的使用介面是非常需要的環境,在 CodeBlocks 論壇有一篇文章提到 :Do you know http://wiki.codeblocks.org/index.php?title=Internationalization ?這個連結說明在 Windows 系統如何設定 CodeBlocks 成為 Internationalization 的環境,整個設定過程如下: 到 CodeBlocks 翻譯文件網站 下載 .mo 檔案:下載時需要 Ubuntu One 的帳號及密碼,登入後點選 .mo 檔案(不要下載 .po 檔是可編輯檔) 系統會傳送一封信件,點選信件的連結,將 .mo 檔案下載 將檔案複製到 C:\Codeblocks\share\CodeBlocks\locale\zh_TW 目錄(沒有這個目錄請自己建立) 開啟 CodeBlocks >> Setting >> Environment >> View >> Internationalization 選項打勾 >> 點選 Chinese 重新開啟 CodeBlocks 要加入其他語言的 .mo 檔案,則在 locale 目錄中新增其他語言的目錄名稱,例如: 德國 de_DE,這樣 CodeBlocks 就是多國語言的開發環境了。 當如果要恢復英文的介面,只要取消 Internationalization 的選項勾選,然後再次重新開啟 CodeBlocks 就回到英文的開發環境。 後記: CodeBlocks 翻譯文件網站 要下載 .mo or .po 檔案需要等待系統回復信件到 Email 信箱,無法及時處理,將這些檔案儲存在 Google Driver 的 src/CodeBlocks 目錄,以後可以從這裡直接取用。
留言
張貼留言